什麼是登革熱,登革熱是什麼?
老實講比較少聽過有人得這個,不過最近也在大流行,所以到行政院衛生署惡補一下吧!
原來,登革熱的症狀有兩種,分典型跟出血型,不管如何,發燒除了頭痛再有其他症狀的話,還是建議上醫院去檢查!
![]() |
典型登革熱的症狀有發燒(39 ℃ 至 40 ℃)或惡寒、皮膚出疹併有四肢痠痛、肌肉痛、前額頭痛及後眼窩痛等。 |
![]() |
出血型登革熱的臨床症狀,主要是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痛、噁心、嘔吐、全身倦怠、腸胃道出血、子宮出血、血尿和恢復期出疹等。出血型登革熱與典型登革熱的症狀很相似,兩者之最大不同點乃在於前者有血漿滲出的現象,臨床上會出現腹水和助膜腔積水,這是典型登革熱較為少見之症狀。當出血性登革熱之血漿滲出量很多時,病人會呈現休克現象,所謂登革休克症候群。此時病人皮膚濕冷,四肢冰涼,立不安,脈博微弱,脈博壓變窄(< 20 mmHg),這種低血容性的休克若沒及早診斷出來,而予以適當的輸液療法,則有生命危險。出血型登革熱發生血漿滲出的時間,大約是發燒將要退的時候,或是燒退了之後24至48小時,所以在這段期間,醫師宜吩咐家屬留意病人病情之變化,若病人皮膚濕冷、四肢冰涼,坐立不安時,即要帶病人看醫生,不要誤以為熱退了沒關係,病人病後比較虛弱而已。 |
什麼是登革熱? http://www.npic.edu.tw/~health/c7.htm
|
![]() |
登革熱的傳染途徑:
|
重複感染不同型的登革病毒可引起出血性登革熱
![]() |
登革熱的種類:(依病情嚴重程度區分)
|
![]() |
登革熱的症狀
|
![]() |
出血性登革熱之臨床症狀:
發燒、頭痛、肌肉痛、噁心、全身倦怠、流鼻血、胃腸道出血、子官出血、血尿及恢復期出疹。 |
![]() |
治療關鍵時刻:
出血性登革熱之治療關鍵時刻,大約是發燒將要退的時候,或是燒退了之後24至48小時,可能發生血漿滲出。 |
![]() |
登革熱的死亡率:
|
出血性登革熱不同於典型登革熱,死亡率約15至50%。
![]() |
注意事項:
|
![]() |
防治登革熱應避免白天被蚊蟲叮咬:
|
清除積水容器,杜絕病媒蚊孳生,是防治登革熱的根本方法
![]() |
撲滅蚊子就沒有登革熱:
|
請注意您的家中及周圍環境,消除蚊蟲孳生場所
如地下室有積水,請投置亞培松或陶斯松其中或抽水排空,避免病媒蚊孳生。
![]() |
室內孳生源: |
冰箱底盤、花瓶、水生植物容器、水槽、貯水缸,每週清洗、換水。
![]() |
室外孳生源: |
廢輸胎、花盆、空罐。
清除後,交清潔隊運走或通知環保局處理。
![]() |
殺蟲劑之安全使用須知
|
資料來源:行政院衛生署http://www.npic.edu.tw/~health/c7.htm